官员乘车超标37元挨处分是小题大做吗?|兽交系列
文/新浪专栏 观察家 傩送
新华社7f7692aeed1e1d5c1d2143b34f5f15233日从湖北襄阳市纪委监察局获悉,襄阳市襄州区发改局党组副书记张礼安因公出差,乘动车超标37元并报销车费,受到党内c95f9268c41b68c548a7d32548694fbb612ac32da05d25aeab1588e9aed8a。(新华网8月4日)
据有关部门通报,张礼安去年10月自襄阳乘动车赴武汉参加一个培训,按照他的行政级别只能坐二等座,但这位老兄买的是一等座的车票,回来后全额报销了,因此挨了个党纪处分。
一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,却被各大门户网站争相推送,1659f359ef74ff3d0ecc537b3c436a56网友们议论纷纷。这年头37元连买份像样的快餐都未必够,因为这点钱处分一个干部,还对外0d21b7ecd348687ef94fecff66e2f00b14a9cde92d181fe25544c66f976974c7,的确有点小题大做的味道。有网友猜测,这位张书记肯定是得罪什么人了,有人故意整他。还有网友认为,这是当地政府刻意树反面典型,以彰显自身70378c3d78b396e0b02704ca0d8b3b79d598e55506c624152e8c082924bbee0721635df0a125988061c75169ea倡廉决心,属于“用形式主义反对形式主义”。
超标37元挨处分是小题大做吗?如果这种事情发生在有些国家,当事人恐怕连官帽都保不住。一个被反复提及的经典案例是,2006年芬兰中央银行行长在一次公务2de03afaff6f4026e25f0020ffd220121a5d751b238a58ddae749d9d00d32中超标准点了一道鹅肝,被媒体在网上查询时发现并予以曝光,该行长不得不引咎辞职。
这里的关键不在于钱的多少,而在于公务消费的每一分钱都是纳税人的血汗钱,不能乱花,乱花就是性质相当严重的问题。各级官员因公出差,吃住行该执行什么样的标准都是有明文规定的,这些规定可以视为政府与纳税人之间的契约,超标就是违约行为,理应受到惩处。
类似公务消费超标这a6a6348f2de403ef2d7c5bf29b9acac4“不落腰包的腐败”,之前较少引起重视,甚至在一些单位成为被默许的官员福利,民众也见怪不怪。襄阳市的这位张书记因乘车超标37元挨处分,不仅一些网友认为小题大做,他自己也表示“错愕”,这一方面说明,很多人并不觉得超标乘车是多么严重的事情,张书记所在的单位,大概之前也存在公务消费超标的现象,但从未被查处过;另一方面则表明,公职人员的差旅费214cb501a24d99642030c49c40ddeaf6在一些政府机dfeb9c8227880f890cb9553d2894c832并没有被严格执行,而监管部门也很少过问。
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之后,各地三公消费趋紧,所以我宁愿相信,“乘车超标37元挨处分”并e9c59d3699670a0d21e6d44c5da3ea2c当地政府刻意树反面典型,作秀给外人看,而是相关制度开始发挥作用,而后知后觉的张书记撞到了从严治吏的枪口上。但要说这样的查处已成常态,还为时过早,这件事能够成为新闻,并引起热议,本身就能说明问题??它不是寻常事。
张书记超标乘车并报销车票,被当地纪检部门知道了,大概是单位内部有人举报。然而体制内监督的效果从来都有7481b35a6d18a69b5fbc942bbe8d3fc5,如果能够0d38d6d69ce8b906b7eaa1863399ad3f“利益均沾”,很少人愿意得罪同僚。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,各级政府机关都在例行公开三公经费预算和决算,这才是防范三公腐败的治本之策。但总体而言,各地三公经费信息公开过于粗线条,多半只有几个总数,之于公民监督欠缺实质性意义。倘d7a4cc73f172f8cb896b6cbf6d56d33e我国公民也能像芬兰人那样,上网就能查询某个官员某次公务消费坐的什么车、吃的什么饭、住的什么店……则“超标”无所遁形,官员们也很难做到“崽花爷钱不心疼”。